精益思想最了不起的原则——拉动:为客户创造价值且要以连续流作为基础

发布时间:2024-10-22

精益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和思想,一种在如今看来仍然是全世界制造业中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其本质是通过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快更大的回报以服务于企业的长期持续盈利。


制造业是国家的根本,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必须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精益化。没有精益化做为内核,无法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是把精益化之后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用信息化和自动化进行提炼,整合和固化以更大幅度更快速度实现缩短交付期,提升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标,以更快更好地更柔性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有不少人对精益有一种误解,认为精益就是精益生产,是用于制造业的,是用在工厂管理改善方面,甚至认为精益仅仅是工厂中的制造部或生产部的事情。实际上精益早已从精益生产拓展和上升到精益管理,精益供应链,精益运营,精益经营以及精益财务,精益研发甚至精益营销等各个职能范畴,已从制造业扩展到了其他行业领域,比如医院,饭店,酒店,互联网公司,贸易公司及各种服务行业的企业等等。精益的理念和方法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它广泛适用于各行各业,精益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哲学,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


精益思想有五大原则: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尽善尽美。价值是精益的起点和出发点;价值流是精益描绘和精确计算价值在企业中是如何流动以及浪费是如何产生的,产生在什么地方;流动指的是价值必须要连续不断地流动起来才会更有效率,也就是更精益;拉动指的是基于客户需求,基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进行业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尽善尽美或完美是说要持续不断地追求理想的状态,消除浪费,持续改进。 


精益思想的五大原则中,拉动是精益思想最了不起的原则。三点原因如下:首先,拉动是精益思想的核心主体。詹姆斯 · 沃麦克和丹尼尔 · 琼斯认为:“简单地说,拉动就是除非下游的客户有要求,否则上游的人员不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这就是说,拉动讲的是企业必须是基于客户需求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不可以生产或提供客户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这个思想是非常重要非常值得关注的,丢掉了这一点,那么精益思想就失去了灵魂。很多企业之所以称不上精益企业,不是因为效率不高,利润不足,设备不够先进和自动化程度不够高,就是因为违背了这个拉动的原则。


拉动的原则也正符合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也匹配了价值这个原则的内涵,精益思想的出发点是价值,价值只能由最终客户来决定,客户只会为价值付钱。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不仅仅是在现代,不仅仅是制造业,在任何时代,在服务业领域,它都是本质,因为客户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甚至是唯一理由。



第二,关于拉动,有一个小故事:大野耐一当年就是受到美国超市取货的启发之后,才创出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之一的拉动式生产,拉动式生产是准时化生产实现的前提(注:准时化生产是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大支柱是自働化)。拉动式生产是准时化生产的最关键承载,准时化生产的要义就是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这里可以看出,实现了拉动式生产才能实现准时化生产。如果能把这个拉动的理念导入到制造业工厂实践当中,按照客户需求的拉动来安排生产,而不是传统的推动式生产,就会避免大量的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就会大幅度减少库存管理的成本,就不会担心一旦客户需求减少或变更了多余的库存就会成为呆滞库存造成浪费。这就是拉动式生产的好处,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库存,减少成本和避免浪费。拉动式生产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作为其中一个支柱,奠定了丰田生产方式的诞生,当然也是精益思想横空出世的最原始精神之一。


第三,拉动式生产在全世界制造业中很少见,在其他行业和场景也不多见。因为拉动的原则运用起来非常难,说来容易做来难,根本在于要实现拉动必须建立在价值,价值流和流动这三大原则在组织当中都得到了遵守的基础之上。在很多企业中,我们发现即使管理层了解了它的原理和好处,依然无法轻易付诸行动,更谈不上成功实施。在实现拉动之前只有“价值,价值流,流动”这三个原则先得到了遵守和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拉动这个原则。也就是必须先精确定义价值、识别出具体产品价值流中每一步骤的必要增值部分的活动,消除不必要非增值部分的活动以及减少必要非增值的活动,然后引进连续流生产的“流动”,再让最终客户从其源头拉动价值的流动。



实现拉动的前提主要在于要先实现按照节拍时间生产和创建连续流,而要实现这些要从精益基础的稳定化,标准化和均衡化做起,还要从精益班组到精益车间到精益企业再到精益供应链,以及从精益财务和精益经营等多角度全方位去考量和设计整个制造和运营系统,才可能从全价值链上实现拉动,伴随着这个过程,就是要从整体组织上进行精益变革,全价值链要进行精益化改造以实现前三大原则的遵守和运用,在此期间要综合运用大量的精益方法和工具,那么要运用方法和工具,就要有组织和人员作为主体,最难改变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组织和人员。因此实现拉动的难点不仅仅在于精益技术的运用,更关键的是人员和组织的变革,在于人员和组织的思想转变。组织和人员的思想的变革带动行为的变革进而实现运营和经营方式的变更,这才是任何一家企业和组织所面临的最艰难之事,如果真的实现了并能始终坚守这个原则,那么它一定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综上所述,“拉动”要求企业和组织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拉动式生产”是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思想诞生的本源之一,“拉动原则”的运用是一项艰难而伟大的行为;拉动是精益思想五大原则之一,拉动是精益思想中最了不起原则,拉动为客户创造价值。


作者:爱波瑞高级咨询顾问 周龙泉


在线索取2024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报告

在线索取2024
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报告

问诊与垂询

问诊与垂询

扫码关注

领取报告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通过邮件的形式将报告发给您。
姓名:*
手机:*
邮箱:*
职位:*
已阅读隐私政策
问诊垂询
您的企业有哪些问题与困惑?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我们的精益数字化专家将与您联络!
选择您的咨询目的:
姓名:*
手机:*
邮箱:*
公司:*
职位:*
企业问题描述:*
已阅读隐私政策
活动报名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选择您的留言目的:
姓名:*
手机:*
邮箱:*
职位:*
活动名称:*
已阅读隐私政策
申请体验
选择您的留言目的:
姓名:*
手机:*
邮箱:*
职位:*
企业问题描述:*
已阅读隐私政策
申请诊断
您的企业有哪些问题与困惑?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我们的精益数字化专家将与您联络!
选择您的咨询目的:
姓名:*
手机:*
邮箱:*
职位:*
企业问题描述:*
已阅读隐私政策
点击垂询
选择您的咨询目的:
姓名:*
手机:*
邮箱:*
职位:*
企业问题描述:*
已阅读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